【羊城晚报】不流脓的中耳炎更可怕!偷偷“吃”掉听骨致失聪
一说起中耳炎,很多人就会想到耳朵里流出脓液;其实有一种不流脓的中耳炎更可怕,由于症状不明显,容易漏诊或误诊,11岁的少年小黄因罹患隐匿性中耳炎多年,导致单侧听骨被炎症腐蚀掉一块,引发了耳聋。
今年暑假期间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下称“中山一院”)耳鼻咽喉科收治了多位青少年耳聋患者,诊断为隐匿性中耳炎。幸运的是,经过耳内镜微创手术,听力恢复良好,均已康复出院。
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吴旋主任医师提醒,隐匿性中耳炎是青少年致聋常见原因。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注意孩子耳聋一些可疑信号,如看电视或手机音量开得很大或叫唤孩子时不理睬,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排查耳聋原因。

耳内镜微创手术
今年11岁的小黄,在粤西县城中学读初中,近半年父母发现孩子看手机时音量大,有时叫他不理睬,询问小孩说没啥事,父母不放心,带小孩到当地医院,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,听力检查发现右耳重度耳聋,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小黄在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时,耳内镜检查显示他的右耳鼓膜完整,但颞骨 CT显示右耳听骨不完整,青少年听骨缺失往往与先天性畸形或炎症有关。医生追问病史,小黄幼儿园大班时,一次感冒后耳痛半夜急诊,治疗后耳痛消失,便没再复诊。之后自觉右耳听力缓慢下降,由于左耳听力正常,不影响上学读书,小黄没怎么留意,也没告诉家人。
收入院后,医生根据小黄既往病史、听力及CT检查,排除耳聋其他疾病后,初步判断是右耳隐匿性中耳炎,听骨中断。经术前沟通,医疗团队很快就为小黄安排耳内镜微创手术。“术中发现听骨部分缺失,残余听骨旁有少量肉芽及粘连带,清理病灶后,重建了听骨链。”吴旋主任医师说。术后第1天,小黄听力明显改善,第2天就康复出院。术后1月复查,右耳听力恢复正常。
吴旋介绍,隐匿性中耳炎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,临床表现没有耳流脓及鼓膜穿孔,常见病因是既往中耳炎处理不及时或者没有治愈。隐匿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,无耳痛耳流脓,如果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不主动沟通,较难引起家长的注意,容易延误病情,可引起鼓室粘连、听骨腐蚀导致耳聋,长期耳聋可造成儿童患者言语发育迟缓、反应呆滞等,青少年患者出现社交障碍及性格改变如沉默寡言等。

吴旋建议,有急性中耳炎发作病史(常见症状是感冒后耳痛)的孩子,家长需按照医嘱,规范治疗急性中耳炎,并关注小孩听力变化情况,必要时隔3-6月定期进行听力检查,避免发生隐匿性中耳炎致聋。此外,如小孩合并变应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腺样体炎、扁桃体炎等疾病,也会增加隐匿性中耳炎的发病风险,因此,需积极就医治疗上述疾病。
记者 陈辉
报道链接:https://ycpai.ycwb.com/content/ikinvkctko/content_53581341.html?isShare=true
报道日期:2025-8-4